拖延是种病,得治!

I will do it tomorrow

题记:经常听到校园中有同学谈到“拖延症”的问题,于是抱着一个求知的心态,查阅了一些资料,写下了这篇短文。

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
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 。
世人若被明日累,春去秋来老将至。
朝看水东流,暮看日西坠。
百年明日能几何?请君听我明日歌。

一首《明日歌》唱出了祖宗对于拖延症的担忧。当然,从中也能看到,拖延症这种病也不是今人所独有的,古已有之。

拖延症的学名叫做延宕,大麦最早见到这个词是在读了《哈姆莱特》之后,主人公的“To Be OR Not To Be”成就了话剧史上的经典,但同时也警示着后人,拖延症会害死人,要不当今的人们怎么会把严重的拖延症称之为懒癌呢(或许也是从小哈付出的生命的代价中得到的总结)。

拖延症有哪些特征呢?维基百科上说,这是一种“个性”行为,是将所计划执行的任务推迟到稍后时间。有这种症状的人通常会对即将到来的需要完成的任务感到 焦虑 ,转而将 拖延 作为应付焦虑的一种手段。当然,放眼当前,随着时代的进步,有些“患者”会连焦虑都没有,直接跨过这个阶段去拖延。

大麦遇到的“患者”所经历的经典场景有:

不是明天才交作业吗?先玩会儿游戏,明天早上早点起来做就是了……
不是第二课才要交作业吗?才7:30,再多睡会儿,一会借谁的抄下就行……
不是下课才收吗?上课的时候抄下就可以了……

老师约我8:00见面,现在才7:50,还有10分钟呢。

祖宗讲:“对症下药”。真正的拖延症是一种心理上畏难情绪在作祟,是要通过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去控制的。但作为为人师者,当我们想对以上场景中的“患者”进行救治的时候,却发现这些场景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拖延症,因为“患者”所面对的任务并不足以让他们生成焦虑感,他们也不会感到焦虑,他们只是觉得这件事情并不是他们所感兴趣的,可做可不做,其本质在于 没有动力 。他们只是将学业上的事情作为事有“轻重缓急”中的“轻”和“缓”来处理了(那什么是“重”,什么又是“急”呢)。因此,这种虚假的“拖延症”使用类似于“番茄工作法”之类的方法去矫正是不会起到作用的,它的成因也并不是因为“完美主义者”、“心情焦虑或畏难”等等。但,这种虚假的“拖延症”和真正的拖延症一样,也是会害死人的。怎么害死人呢?将上面场景中的“作业”改成“项目”、“老师”改成“老板”,那么“患者”的人生中,就一定会“Bug”频现,“Game Over”不断,但人生不会“Restart”,毕竟游戏不等于人生。

中医讲调理,西医重控制。这种虚假的拖延症的“中医”疗法就是有老师不断的用苦口的良药在“患者”的耳侧罗嗦,用言语进行鞭策,调得过来的,拂去蒙在心头的那层灰,病自然也就好了;若是”中医”不奏效,迈出了学校,主治医师也就从”中医”变成了”西医”,挨上一刀去控制一下病情也是迟早的事情,一刀下去治好了也就好了,治不好的长病长治或许也就一病再也不起了。

当然,应该也会有自愈的,他的良方不外乎就是: 我发现了生命的美好和追求美好的动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