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今读》读书笔记之二

1.6
子曰:弟子,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

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,仁之初,在于孝,对父母孝,而后对师长敬,对兄弟亲,对朋友信。有了这些根本之后,向有仁有德的人学习、亲近。能做到这些,还有余力,可以去学习知识、理论。

1.7
子夏曰: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

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可以代替他的容貌。对父母、师长、朋友都有尽心竭力、诚实守信。这是一个人做人最大的学问。学,未必就是书面学习,学,更多是学而为人,在于躬身亲为之事,在于实际行动。德行优于知识,行为先于语言。

1.8
子曰:君子不重,则不威;学则不固。主忠信。无友不如己者。过,则勿惮改。

君子为人,要庄重,不自重,则没有威信可言。为人要注重忠实、守信。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。有了过失,不怕去改正。
“言行者,立身之基。”西汉文学家杨雄,在《言·修身》里说道:“取四重,去四轻,则可谓之人。”为人四重:重言、重行、重貌、重好。言重则有法,行重则有德,貌重则有威,好重则有观。言轻则招忧,行轻则招辜,貌轻则如辱,好轻则招淫。一言一行在人生中相当重要。重言、重行可利已利人,否则会招忧招辜,甚至可招杀身之祸。

1.9
曾子曰:慎终,追远,民德归厚矣

曾子说,认真办理父母亲的后事,追怀、祭祀历代祖先,老百姓的品德就会忠实厚重。
在怀念逝去的人与事时,我们会反思当下。慎终与追远的目的在于从伦理与情感上维系千年一脉的传统,这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历千年而不朽的根本所在。这句话另一层的意义在于,如果社会精英能够慎终追远,那么老百姓就能民德归厚。“圣人明知之,士君子安行之,官人以为守,百姓以成俗”,圣人在于思,君子在于行,官人在于推广与守护,老百姓就会以之为俗。

1.10
子禽问于子贡曰: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?抑与之与?子贡曰: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

子禽问子贡说: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国家,一定与闻政治,是他自己要求的呢?还是国君们要他过问的呢?子贡回答说:先生以他的温和、善良、恭敬、俭朴、谦让而得到的,他要求的方式大概不同于别人的方式吧。